曾经有人断言:“随着中国社会商业化的变革,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构成的威胁将远远大于一直困扰中国人的生理疾病。”对比,不同的人自然是见仁见智,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中国需要接受心理帮助和指导乃至治疗的人是越来越多而非相反。
心理咨询以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人士帮助心理障碍者解除心理痛苦、纠正偏差心理、调适自身心态而在发达国家中享有盛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它是社会稳定的润滑剂和减震器。面对社会转型时期急剧上升的各类社会心理问题,中国的心理咨询业能够承担起它应负的责任吗?
国内第一条心理咨询热线的“掌门人”——陈仲舜先生认为,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和合适的行业标准,当前的心理咨询业十分混乱。“形形色色的心理咨询热线充斥各地,其中很多属于滥竽充数,有的甚至包括一些无聊和低级的内容。”同时,由于传统的文化观念,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意识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咨询者在指点迷津、排忧解难时付出了大量心血。“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知识产权,但由于当事人的淡漠以及这种知识产权的价值事实上也难以评估,多数人宁愿花上300元钱买一件衣服也很难心甘情愿的为作一次长达1小时的咨询而付出30元。”陈先生坦言:“心理咨询业在本身不尽如人意而大众对它的认识又不够充分的现状之下,要成气候还需要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
专业人士的缺乏和心理求助者数量的巨大是心理咨询业中的一个有目共睹的矛盾,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咨询室的赵颖女士指出了以下的两个原因。首先,心理医生与一般的心理学者不同之处在于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经历相当长的临床实践阶段,以积累经验和掌握必要的技巧。国内目前的心理学研究有较好的硬件设施,但是大多数的心理学者只是忙于通常的研究工作,很难有机会和时间参加临床实践,因此真正能够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士寥寥无几。其次,我国的教育制度长期以来忽视学生心理学知识的培养也是造成心理咨询人员匮乏的原因。赵女士对心理咨询业的前景并不乐观,她强调:“由于从业人员没有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也由于他们的报酬太低,心理咨询业要想有一个稳定而长足的进展是困难的。”
中国青年报的陆小娅女士则主要从内部对心理咨询业作出了反思。她认为,国内的一般群众对心理咨询业并不认同,还应该从心理咨询业本身来考虑,“问一问自己是否作出了有意义的、真正能让人体会到好处的工作。”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或不明确的,那就说明我们还必须作出更多、更扎实的努力,“只要你有成绩摆在明处,不愁没有人会理解你。”陆女士特别指明,心理咨询的从业人员首先必须关注生命、热爱生命、至真至诚。“只有真诚的去面对求助者,让他(她)体会到你对他(她)的关注和体贴,才能收到令双方都非常满意的效果。”陆女士说:“如果纯粹去追求心理分析的技术,而不去真正体察求助者的痛苦,极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陆女士认为,虽然中国的心理咨询只能说是刚刚起步,但是由于一大批年轻而踏实的人的辛勤耕耘,它的未来不会太黯淡。
显然,在目前的态势之下,关于心理卫生的普及读物能够畅销自然是各方人士都皆大欢喜的。一方面它能够扩大心理咨询在大众之中的影响,引起更多的人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它也是业内人士相互交流的一种手段。“心理热线咨询手记”是有关心理健康科普图书的新锐,由于其独有的真实性、有针对性的特点成为拥有广泛读者群的图书。
天津科技出版社最近推书了陈仲舜先生的“心理咨询热线手记”一套6本。谈到出书的目的,陈先生说:“主要在于为国内的心理学进步积累一些素材,并希望能为需要的人提供一定的帮助。”“至于它的作用则有待于后来的评价。”赵颖女士也有相应的写作计划,并表示将在可读性和科学性、资料性上同时下功夫,“真正能为心理学的普及作出贡献。”《活出新感觉》是陆小娅女士热线咨询工作的一个积累,她认为这本书写出了“自己真实的心灵感受”。她强调在出版此类读物时,应特别注意它的负面效应,“由于涉及当事人的诸多隐私,因此首先要保护他们的权利。”
作出文首断言的那位人士的结论是:“未来中国将出现一个庞大的心理治疗和咨询系统,服务于这一系统的人预计将要达数百万人。”虽然现实与这个预言之间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中间的距离也并不是遥不可及。